第560章_如果这是宋史
笔趣阁 > 如果这是宋史 > 第560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60章

  要说突速合有什么缺陷的话,就是数百里疾驰,他手边没有重型的攻城器械,抵近城墙之后,金军箭如雨下,先压制再爬墙。然后很郁闷。他忘了这时是南宋,不是北宋。

  破开封时,宋军的所有制式武器,包括神臂弓在内都偷工减料,根本没有性能。这时以弓箭为论,金军早在和尚原时就应该知道后果!

  城上城下对射,金军输得一塌糊涂,他们后撤,想到安全距离重整旗鼓,事情就在这时恶化,搞到没法收拾。大王和猛将以及三万多个金军的大脑都没料到,顺昌城里的宋军敢冲出城来,和他们城外肉搏!出城的是步兵,人数在五千之内。

  这个数字是极限,顺昌之战从始至终宋军出战的士兵人数从来没有超过五千。至于为什么,这是个秘密……五千对三万,步兵冲击骑兵,怎么看刘锜都是疯了,敌军并没有伤动根本,只是稍微后退而已,这是战机吗?事实让人目瞪口呆,金军的骑兵被阵斩几千人,全军再一次败退,一直退到了顺昌城20里开外颍水之畔的东李村。

  当天夜里大雨如注,电闪雷鸣中刘锜派500名士兵劫营。金营自相残杀,乱成一团,被迫再次后撤几十里,远远地离开了顺昌。

  开战之初,宋军大胜,导致敌我双方都有些神志不清。比如龙虎、猛将他们,没日没夜地撤退,离着顺昌越来越远,这还算是进攻方吗?

  或者说,他们还是女真骑兵吗?

  翻开以往战史,金军攻掠如火,只有别人上山下海逃的份儿,啥时这样狼狈过。所以眼前这事绝对有问题,肯定是哪儿出错了。

  这个念头产生在每个女真人的脑子里,最强烈的那个就是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阁下。金兀术接到战报之后暴跳起来,他恨不得立即出现在顺昌附近,杀宋人杀刘锜杀龙虎和猛将!完颜昌是女真人里的败类,得杀;龙虎这样的低能儿更加留不得,实在丢脸!

  他以这种心情冲向战马,率领10万重兵、无数的辎重,杀奔顺昌。从开封到顺昌很远吧,此人只用了六天就赶到了。

  他赶到时,顺昌城、刘锜还都在,原地没动。这就与另一个梦境不符,因为就在这个短暂的战事间歇里,南宋领袖的命令已经悄悄抵达了。

  在赵构、秦桧的心里,不管顺昌之战的开端是多么的辉煌,结果都注定了只有一个,那就是八字军全军覆没。与其这样,为什么不见好就收?由秦首相执笔,盖着赵构帝印的文件上写着——“刘锜择利班师。”

  选个好时机,保存住实力,撤。

  由此可见,临安方面的工作也是很勤奋的。他们在纷乱芜杂的局面下快速准确地下达这种命令,并且不断地在各种关键时刻下达这种命令,是多么的不容易啊。

  可惜刘锜没听。八字军牢牢地驻扎在顺昌城里,等到了金国军方都元帅的大驾光临。六月初七日,金兀术与龙虎、韩常等前锋部队汇合,金军联营设在颍水北岸,“连接下寨,人马蔽野,骆驼牛马纷杂其间,毡车、奚车亦以百数。攻城战具来自陈州,粮食器甲来自蔡河。”远远望去,营盘超过30余里。

  多么壮观、雄浑、盛大、威武、配备精良的……连珠寨啊。又是30余里,还是连珠寨,金兀术的习惯万年不改。这时他本人站在心爱的连珠寨里,对龙虎等人跳脚大骂。

  金兀术用激烈的方式向龙虎等部下进行民族辉煌战史教育,集回顾展望期待鄙视于一身,让部下既羞愧又震奋,据说效果……还是不怎么样。

  回顾历史,无非就是富平之战、川陕之战、渡江之战等,每一次金兀术都积极参加了,每一次都丢人现眼了,很辉煌吗?

  尤其是面对刘锜时,当年富平之战金兀术率领金军一半的兵力,被刘锜以西军五分之一的兵力完败,是韩常以一只眼睛的血淋淋的代价才救出来他。这事四太子殿下或许是忘了,韩常以日常生活里每一次的不便发誓,那是真的!

  金兀术不管,他昂然说道——“刘锜何敢与我战,以吾力破尔城,直用靴尖踢倒耳。”说着他带人出营,去察看顺昌城。

  走到半路,突遇敌情,几十个宋军骑兵向金兀术冲来,速度可能是太快了,为首的将军一下子从马上摔了下来。金兀术愕然,接近之后才知道,这人叫曹成,是来投降的。据曹成说,刘锜就是个太平年月里边关大将的公子哥,吃喝享乐样样精通,朝廷里关系也硬,这次是派去东京当接收大员享福的。可谁知道突然发神经在顺昌打仗。他疯,没人陪他死,这几天里军队都快散光了。曹成跑得慢了,觉得还是直接投降的前景更好一些,他愿意做金军的向导加参谋。

  金兀术豪情勃发,哈哈大笑。这就是宋朝的军队,这就是刘锜,这才合乎逻辑,与他本人认定的汉人形象相符嘛!

  于是他传令全军,不必修整了,明天就去攻城,当天就要攻破,在顺昌城里的知府衙门里吃午饭。还有,重型攻城器械都不用带了,拖沓麻烦,根本用不着。

  第二天,金军全军出营,13万重兵扑天盖地,严严实实地把顺昌城裹在中心。突速合等大将分别负责一面,他本人着白袍,乘甲马,率三千名牙兵四面寻视,督战全军。战前他许诺,谁先攻入城内,此城子女玉帛随他抢掠。

  这一天风和日丽,万里无云,好大的一颗太阳很早就出工了,视野非常良好。金兀术对此很满意,他清晰地看见了顺昌城头上的城防配备。

  差点笑了。

  也是难为了刘锜,六七天里能找到什么原材料呢,就算附近有深山,到老林里去砍大木头,也没时间运回来加工成战械。这时摆在城头上的,都是些从民房上卸下来的窗框了、门板了之类的东西,拼凑在一起,勉强起到了护具的作用。

  可惜了好靴子!攻城。

  13万金兵同时攻城,真是敌如海潮城似孤岛,只有两万人防守,这要如何支撑?!现实逼迫刘锜从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,不然第一波攻势都挺不下来。可这人偏偏就隐藏了实力,他把最精锐的五千士兵始终留在第二线,说什么都不派上去。

  这时要说一下五千人的秘密了。这绝不是刘锜托大,留着一万五千人不用,只用这四分之一,而是只有这些能用。

  八字军从临安出发时号称两万,其中夹杂了三千多的禁军,算是补贴,也是一种制约。光是这样也没什么,刘锜将门世家出身,怎样理顺军队内部,是从小就司空见惯的。要命的是八字军号称两万,里边家属占了一半还多!

  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妇女家眷参与磨刀喂马了吧。

  面对比例明显失衡的金军,刘锜能动用的机动力量最多只有五千,剩下的连同家属在内、顺昌城居民都要派上城墙参与防守。天知道这得有多大的胆子才敢实施,因为神臂弓等战具不是随便谁都能使用的,可以说每个兵都至关重要。

  同理,顺昌城防的哪个点被突破了,都会造成整片城墙的失控。而刘锜计划中致胜的招数就是等,一直等到中午。

  到那时一切才有转机,这之前,熬吧。历史文献里没有资料显示出顺昌城当天上午的攻防场面,能查到的只有两点。第一,13万金军从四面围攻,至午前顺昌城巍然不动;第二,顺昌城南城墙的某个位置上放着一幅甲胄,刘锜不时走过来摸摸它,直到它在六月的太阳下被晒得烫手。

  太阳只有一颗,汉人、女真人的盔甲都一样,这时城上的这具甲胄热得烫手了,下面战场上金军的盔甲也不会两样!

  刘锜下令,五千人出城决战。

  出哪个城门是关键,有人提议是西门,那边的金军主将是韩常,干翻他八字军很有把握。可刘锜摇头,哪怕阵斩韩常,也不过是断金军一指而已。

  出南门,杀完颜宗弼。

  那一天完颜宗弼和每一个女真大兵一样,在六月暑天的毒太阳下面热得发昏,在烫人的铠甲里洗桑拿。当顺昌的城门打开,五千宋军步兵冲向他时,他一点危机的感觉都没有。因为他身边的是金军骑兵的最精锐部分——铁浮屠。

  浮屠是佛教词语里的铁塔。金军铁浮屠骑兵人马都披重甲,三五勾联集体冲锋,在当时是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。自从女真人起兵以来,辽宋战场上一直保持全胜战绩。这时坐拥13万重兵,以铁浮屠重重护卫,金兀术找不到半点危机的理由。

  刘锜的步兵们近了,他们手持大刀长斧,看上去倒是干重活儿的样子,可凭这就想击败铁浮屠?金军骑兵手里拿的也不是柳条杆。可是更近些,女真人才发现宋军步兵的后背上还有东西,很像是一个个长竹筒……这是什么?

  两军即将相接,一个个竹筒被打开、扔到地上,这时铁浮屠们才发觉不对,竹筒里装的都是豆子。该死的豆子,据《宋史•刘锜列传》里记载,豆子是熟的,金军骑兵的马饿了一个上午,迫不及待地低头去吃,马蹄上绊着竹筒,顿时队型散乱自相践踏,乱成了一团。

  我个人觉得这不大现实,想想这样的热天,铠甲都热得烫手了,那么铁甲包裹的战马就好受了吗,它们还能争着抢着去吃豆子?哪儿来的那么好的胃口。但是队形散乱是一定的,该死的豆子只要出现在战场上,别说是冷兵器时代的混战了,就连几百年后1946年的国共争东北最惨烈的四平之战上,都是决定性因素。

  那时常胜将军林彪以四五部的兵力围攻国民常陈明仁部,眼看着离陈明仁的指挥部只有几百米了,可就是攻不进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